12月26日下午,复旦大学空间互联网研究院邀请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首席研究员熊杰老师,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无线感知的新模态》的精彩学术报告。
报告精彩内容
无线感知技术,作为一种利用无线信号(如Wi-Fi)进行环境、物体甚至人体状态感知的创新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熊杰研究员在报告中深入介绍了无线感知的三种新型感知模态,这些前沿的技术为无线通信和传感技术的结合开辟了崭新的应用空间。
量子无线感知
在传统无线感知技术中,接收器通常会受到噪声干扰,影响感知精度。然而,量子接收器的出现,为无线感知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通过采用量子接收器,量子无线感知能够将传统无线感知的精度提高10倍以上。这一技术的出现,不仅使得感知更为精准,也为高精度的健康监测、环境监测等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泄漏信号无线感知
在这一感知模态中,报告展示了如何利用电力线和电车等设施泄漏出的射频信号进行感知。特别有趣的是,人体充当了“人体天线”的角色,能够有效捕获这些泄漏信号。这一创新的思路不仅突破了传统传感器的物理限制,还开辟了基于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感知的新方式。
GPS信号感知
众所周知GPS信号主要用于定位,而报告展示了GPS信号不仅可以用于定位,还能够感知人的精细动作。这一突破性的应用,使得大范围的户外无线感知成为可能,并为精细健康监测和运动追踪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开拓无线感知的无限可能
熊杰研究员的报告不仅让师生对无线感知的新模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展示了无线感知技术的广阔前景。随着量子感知、泄漏信号感知和GPS信号感知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我们或许能够在更多生活场景中实现无感知、无缝连接的智能体验。无线感知不仅将改变我们与设备的互动方式,也将深刻影响健康、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熊 杰
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首席研究员
分别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杜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硕士以及学士 (一等荣誉)学位。博士期间获得谷歌欧洲博士奖学金,博士论文获得英国计算机协会杰出博士论文runner-up。
他当前的研究重点是无线感知和移动健康。研究成果获得了ACM SIGMOBILE 2024 Test-of-Time Award ,以及多个顶级会议的最佳论文和最佳论文runner-up,包括 MOBICOM 2024 最佳论文、MOBICOM 2020, 2021, 2022 三年最佳论文等runner-up,SenSys '22 最佳论文、IEEE SECON '22 最佳论文、ACM UbiComp '21(IMWUT '20)杰出论文以及 ACM CoNEXT '14 最佳论文。他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Career Awar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R01 Award的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