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互联网研究院于6月17日举办专题技术讲座,特邀电子科技大学应志农教授,围绕6G通信与天线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度分享。

    校内教职工、学生等积极参与积极参与,青年学子与专家通过思想碰撞,共同展望未来科技发展方向。

《6G中的DAS波束赋形与复用技术》


应教授的报告聚焦6G网络中分布式天线系统(DAS)的核心突破,通过仿真数据与典型案例,直观展现了该技术在未来网络架构中的关键作用。

结合5G向6G演进的技术痛点,详细解析了动态波束赋形如何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信号精准聚焦,以及频谱复用技术如何提升网络容量与覆盖效率。

    报告指出,DAS技术将助力6G实现空天地一体化无缝覆盖,为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场景提供超高速率、超低时延的通信保障。

    讲座期间,同学们围绕学科交叉、技术落地、行业发展对于职业规划的影响等方面积极提问,展现出对前沿科技的浓厚兴趣以及对于自身发展的思考。应志农教授也结合6G标准制定与产业生态建设经验,鼓励学子关注技术转化中的实际需求,以深入浅出的解答,为青年学子拨开技术迷雾,激发了他们对科研探索的热情。

应志农









电信、天线工程专家,现任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绿色通信和感知系统研究所所长

      应志农曾任索尼集团公司天线全球首席工程师 (Principal Engineer/Senior Expert in Antennas)。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小天线,宽频段天线,多频段天线,MIMO多信道天线系统,GPS和定位系统, RFID, BA, IoT网络,5G mmWave Terminal and 小型基站智能天线系统,信道特性,近区场和人体效应,massive MIMO antennas及天线测量技术。近年来应志农从事5G+ 和 6G天线和系统研究,包括RIS, meta antenna,THz, distributed MIMO antenna, 卫星,无人机天线系统,电磁环境,ISAC信道等研究,还参加3GPP 和 EMF 标准化工作。 发表了180余篇国际刊物及会议文章及7部专著书籍,在天线和移动通信领域享有180多项国际专利。他曾经是爱立信,索爱,索尼公司无线终端天线技术的指导者,应志农的几项重要发明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这些专利生产的产品数以亿计,享誉全球业界。应志农早年还参与了爱立信发明的“蓝牙”技术的研究评估。1995年应志农的“应氏馈源”天线被用在世界最大的 (305米) Arecibo射电望远镜上。应志农获得1996年爱立信公司最佳发明奖,2002年索尼爱立信杰出贡献奖,2004年索尼爱立信总裁奖提名。由于其具有影响的成就,2005年应志农被选入了世界科学工程名人录。2006年获侨联评选的浙江省十大海外杰出华人为国贡献奖。2012年获杭州市首届侨界优秀人物奖,2021被选为著名的国际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IEEE Fellow, 亚太人工智能学会 Fellow。


SpaceNet

复旦大学空间互联网研究院

网站丨spacenet.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