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和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的联合牵头指导下,在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金山区数据局、中国信通院低空经济研究中心等27家单位共同支持下,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联合14家标准起草单位编写的《支持低空智联网服务的5G网络规划建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施行。这是国内首部针对低空智联网网络规划建设的系统性标准,填补了国内相关标准的空白,为上海市低空经济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响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的号召,认真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的相关决策部署,全力服务好上海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和上海市交通委的关心支持下,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在发布《上海市信息通信业加快建设低空智联网 助力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主动作为、积极指导组织14家标准起草单位和27家标准支持单位,共同编写了《支持低空智联网服务的5G网络规划建设技术规范》。自1月20日启动编制工作以来,经历了行业集中编制、封闭编制、公开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等环节,经过编制组所有专家以及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历时四个多月完成标准编制全部环节。5月30日,团体标准由上海市车联网协会正式发布。它的发布,是政府主管部门、通信相关单位、民航相关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卫星互联网单位以及产业各界齐心协力的成果,不仅为上海市低空智联网的建设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规范指引,也为全国低空经济领域的标准化建设贡献了“上海智慧”





1

启动立项

1月20日至3月6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多次组织召开低空智联网网络标准编制讨论会。3月7日召开低空智联网网络标准编制启动会。二十余家单位出席会议,围绕编制框架和章节内容展开热烈讨论,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会议明确了标准编制的总体目标、工作计划和责任分工,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

行业集中编制

3月21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组织召开低空智联网网络标准行业讨论会。经过业内各相关单位的深入交流与充分讨论,对标准文本的核心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3

封闭编制

4月7日至11日,在标准牵头单位上海电信的统筹安排下,编制组核心专家代表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集中封闭编制工作。通过紧密协作与严谨讨论,高质量完成了标准初稿的编写工作,为后续标准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公开征求意见

4月16日起,标准编写组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修改意见40余条。经过认真整理、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标准内容,提升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

技术审查

5月16日,上海市车联网协会组织召开标准技术审查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标准广泛吸纳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跨行业相关单位的意见,为后续建设工作提供了依据,具有可操作性,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建好一张好用管用的低空智联网,有力支撑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必须坚持规范引领、标准先行。此次发布的标准,是国内首部指导服务低空智联网的5G网络规划建设的标准文件,适用于600米以下的低空物流运输、低空应急救援、低空文旅、低空智慧城市以及低空载人交通场景的5G/5G-A通信和感知服务的网络规划建设,具有示范性意义,为全国低空智联网建设提供了“上海方案”


下一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将进一步汇聚行业力量,加强技术研究,积极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与创新,紧密结合低空经济的实际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不断完善和推广该标准,为上海市低空智联网建设和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上海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支持低空智联网服务的5G网络规划建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制定参与单位:

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民航华东空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民航华东通信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


标准支持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信通院低空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上海市金山区数据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上海临港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海邮政信息技术中心、中汽研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域融合通信技术研发中心、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联想(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泽鹿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迪爱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金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泰峰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上海纬创立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优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众执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维讯达(上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自上海通信圈公众号

SpaceNet

复旦大学空间互联网研究院

网站丨spacenet.fudan.edu.cn